《M近攝方案——OUFRO與ELPRO》
作者 Rolleica®
图文版权 Rolleica®
参考阅读
器材保养 Rolleica®
初 稿 21.10.14
最近校阅 21.10.14
缘起
幾位玩“M鏡+無反”師兄,詢問上述問題,筆者受託,做此研究。
近攝非M系長項,徠卡曾出過Elmar 3.5/5cm的近攝附加鏡(下簡稱“近攝鏡”),惟極不便。R系近攝鏡也稱Elpro,一坨厚玻璃,擰在鏡前。下文Elrpo均指新款Elpro 52 14125。
Live View解決了M鏡近攝對焦難題,使M鏡拍出絕美近攝小品。目前方案有二:
一,用Elpro 近攝鏡;
二,用OUFRO(後改稱16469、16469Y)近攝環,厚10mm。16469Y為最後期,下文簡稱“Y”
筆者大致比較,若有錯謬,請眾師兄斧正:
技术参数
徠卡標識E代表Einschraub,即旋入式 (screw-in); A代表Aufsteck,即扣蓋式(slip-on)。例如,見E52便知要“擰”,見A42便知要“蓋”。
表1 技術參數
Elpro | 16469Y | |
適配鏡頭 | E52,或轉接E46、E49 | 無限制 |
放大倍率 | 見下表 | 蒐集中 |
光學鏡片 | 有 | 無限制 |
安裝位置 | 鏡前 | 鏡尾 |
市價 (HK$) | 3500 | 1150-2050 * |
* 據2010年10月中旬,Y的ebay價。
表2 Elpro 放大倍率
用法
Elpro:
1 擰入M鏡前端(為提升成像,或需先擰下UV等濾鏡);
2 將M鏡擰上M機身或轉接到其它機身
3 用Live View對焦拍攝。
Y:
1 不用摘下濾鏡/罩,直接擰在M鏡尾;
2 直上M240、M10/P,或轉SL、Fujifilm等。
Youtube有詳細介紹:
鏈接:https://www.youtube.com/watch?v=bvNVPCZfBNU
關鍵字搜索:OUFRO 16469Y
評價
筆者更熟Y,就主要評論它。它的優點有:
1.便宜。(見表3,可加德哥Whatsapp 6807 9298,向他索取圖中的Excel文檔。)
最低$1150有交易,惟成色太差。新淨些約$1300+,只相當於Elpro全新價的三成幾。
Elpro帶E46、E49接環,其它口徑要自購,“惟徠卡不保證這類接環的成像質量”(見表2附註)。Y不用接環,又省一筆。
表3
2 方便。
擰上Elpro後,未必能用遮光罩,又常要加接環才能擰上鏡頭前端。試想——E39鏡,頭頂一坨E52的“豉油瓶底”。有人為改善相質,又擰下UV。擰來擰去,相未影,已出一頭汗。
Y擰上就用,完全無礙鏡頭本身的濾鏡/罩。
3 安全。
Y是金屬環,隨便放。就算弄壞也不心疼,因為不貴。
Elpro是坨玻璃,又易惹塵埃,一不小心,就不見$3500。
4 成像好。
用Elpro始終多了一片玻璃,參與成像V。
Y無此“僭建”,又無須除罩。能充分展現鏡頭自身的像味。
5 適應性強。
綜合下來,Y都是適應性更強。只要是M口鏡,都可擰上試試。故用家多為“老司機”。
6 Final Push.
Y屬於“極限加持”型附件。
例如,Noctilux 50f1(或f0.95)加Y;或DR加Y(見下圖)
在50/1.0上,Y將其極限大光圈所營造的散景,再push一步,
在DR上,Y將其具備的極限近攝(0.478m)能力和散景,再push一步。
实拍赏析
筆者純粹出於欣賞,及對創作者之敬意,而轉發這些作品。
作品引自网络,版权属于原创者,惟部分作者未知。
若有不妥,请联络Rolleica® Whatsapp +852 6807 9298删除。谢谢。
所有作品,均有加Y
35/2 ASPH
35/2 ASPH, M240
50/1.0, M240
50/1.4 ASPH, M240
50/2 V @2, M240
DR, M240
50/2 V @2, M240
90/2.8 II, M240
Zeiss Opton,轉接在Y上。
Rolleica®结语
Y這類附件曾受冷落,卻因攝影技術革新,而重登大雅。
好在Elpro搶走部分購買力,使Y的市價,更為親民。
惟知者仍不太多,用者多為老司機。
實用發現:加Y後,機身測光傾向偏低,即作品有“過曝”傾向。
上述作品,不少也有些過曝。
實拍時,可根據AE讀數,適當上調快門速度。